|
9月19日,曾侯乙編鐘出土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湖北省博物館召開,來自海內外的考古、音樂專家齊聚一堂,總結曾侯乙編鐘等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研究成果。湖北省博物館負責人在研討會上透露,經多名全國人大代表提案,國家相關部門正全力推進曾侯乙編鐘申報加入《世界記憶遺產名錄》。
3 l. M& T9 ]; g, k( {
20180920_17373702_1537423069451.jpg (144.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1)
下載附件
2018-9-20 13:57 上傳
3 H$ s( u3 Z A) G6 i. P( C7 G
參加研討會的外國專家參觀編鐘
7 m. ~+ `' x' l+ Y! ?
20180920_17373702_1537423069531.jpg (73.6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6)
下載附件
2018-9-20 13:57 上傳
: g7 E$ p. h. u: Z0 _2 M2 P
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作學術報告" o( { D+ c- Z, ^- \' z
$ S! E$ f' p- q5 R
1978年,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隨州擂鼓墩發(fā)現(xiàn)曾侯乙墓,墓中出土了一萬多件青銅器、漆木器、金玉器。十二律俱全的編鐘、尊盤、九鼎八簋、《二十八宿圖》衣箱、十六節(jié)龍鳳紋玉佩為代表的精美文物震驚世界。
; B) j- O3 z& N, k; m! l8 ]
0 H# s' |6 S7 ]- O! i" ]與會學者認為,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體現(xiàn)的音樂、科技、藝術成就,是人類“軸心時代”文明的杰出代表,曾侯乙墓被公認為20世紀世界最重要的考古發(fā)現(xiàn)之一。
$ M& q$ \ o$ {5 \
, c1 T9 X; [8 m* V3 g曾侯乙編鐘全套編鐘重5噸,共65件鐘,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,最大鐘通高152.3厘米,重203.6公斤。* ]1 R; m6 }- x4 B% z
3 m3 b& i0 ^: m1 M* y7 G m4 }+ G$ {
曾侯乙編鐘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、最重的青銅禮樂器,音樂性能卓越,音律純正,音色豐富,具有極強的表現(xiàn)力;其長篇銘文系統(tǒng)記載了中國當時的音樂學理論。它以聲音和文字互相印證的方式,保存了2400年前人類的音樂記憶,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的有聲音樂理論文獻。
' a/ p/ h: l. W) t
; F- o2 z( O9 @) p7 M' w3 e& {今年是曾侯乙墓發(fā)掘四十周年。四十年來,曾侯乙編鐘及曾侯乙墓中其它系列珍貴文物的考古研究,確證了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曾國文化的存在,完善了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。 “曾隨之謎”由此逐步被揭開,曾國的族姓疆域、始封情況,曾侯世系、曾楚關系也日漸清晰。& p; i. W4 J4 [" M
! O7 i* e2 _ n
出土40年間,作為來自“孔子時期的聲音”,曾侯乙編鐘以其恢宏氣勢、渾厚音色,不僅見證著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事件,也拉近中國與世界的距離,成為文化傳播的符號和對外交流的橋梁。) N6 w- x8 y/ c% z4 V* E7 z5 Q
' _2 s! _+ N% j3 p
據(jù)湖北省博物館負責人介紹,曾侯乙編鐘在1984年新中國成立55周年、1997年香港回歸、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重大歷史時刻金聲玉振、激蕩人心,展示了“廟堂重器”的莊重威嚴和絕世風范;代表國家禮儀先后出訪2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仿制的編鐘作為國禮贈送給眾多的國家元首和國際友人,全世界6億多人領略了《編鐘樂舞》跨越千年的視覺盛宴。 , F# V& a" F5 v q
20180920_17373702_1537423069580.jpg (131.7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2)
下載附件
2018-9-20 13:57 上傳
: b( u- ~: t% m外賓與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演奏演員合影$ S: S. \" h3 y o* ^* X
, x! d2 T+ ~' A& Q; d) r今年4月27日,習近平總書記以湖北省博物館為“國家客廳”,與印度總理莫迪在湖北省博物館進行非正式會晤,共同參觀曾侯乙編鐘等精品文物展;9月6日,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,湖北省博物館接待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和加蓬共和國總統(tǒng),展示了文物實證中華文明、發(fā)揮對外交流金色名片的重要作用。
8 t. X7 j2 {2 P* J% O' [" L; [* v
文/圖 文匯報駐鄂記者錢忠軍 通訊員孫夏
" c0 g; Y& e; R2 N2 g, G* Z$ V# Z y I' T Z0 E
) b3 J% f9 a/ b3 A3 |
編輯制作:錢忠軍責任編輯:葉志明! l a( b; ^- m# c; ~9 v+ u L
來自: Android客戶端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