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主
隨論超版 隨論編輯 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2-6-6 12:22 |
---|
簽到天數(shù): 5 天 [LV.2]偶爾看看I
|
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廖志慧通訊員鄧慧遐8 C7 K' V9 K! P4 M7 u
# S5 d& Q+ n# ^* L( v) Y" M1月31日,天門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呼吸機治療專家組氣氛凝重。9 t# A: G% G5 y+ C. ]
7 t! q& l1 f" i; |9 @/ q36歲的吳某(化名),十余天前因身體不適住院,經專家組積極治療,仍然發(fā)熱、咳嗽、呼吸困難、精神差,即使已給予無創(chuàng)呼吸機治療,血氧飽和度仍只有40%左右,被臨床診斷為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患者。
/ b/ x" E+ e8 @1 X. X
0 k) j2 C/ n" ^7 D. z, n- n9 S血氧飽和度是指血液中血氧濃度,它是呼吸循環(huán)的重要生理參數(shù),正常人體動脈血的血氧飽和度為90%以上。只有40%,十分危險,病人可能很快呼吸衰竭。
/ ^, r) S1 T' x0 x
% k7 |' ?- {6 z! E. `! b1 I# P3 d& j“必須施行有創(chuàng)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!”經過會診,專家組得出這一結論。
9 ]2 P7 e) F4 M, @+ N# ?7 p5 R# X& M5 h( C" c& \0 e/ O" p) ?
有創(chuàng),意味著要直接接觸病人的呼吸道,醫(yī)護人員面臨的風險極大。即使平時,氣管插管有創(chuàng)呼吸治療都屬于高危操作,何況目前正處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高發(fā)期。一旦實施,容易產生大量氣溶膠,加劇病毒在空中傳播,被呼吸道分泌物感染的風險更大。8 h; @6 a! `% M, a3 H
! ]6 J% g- a0 ]) D" V# y8 P2 p
“我是黨員,讓我先上!”千鈞一發(fā)之時,麻醉科主任李熊剛毫不猶豫站了出來。
9 g( ~" _7 C5 U( p8 \0 h! ~
8 [. i& }/ q: t# ]! [# y3 y這一站,是責重如山的擔當,更是專業(yè)自信的底氣。
: S' A+ Y0 V/ p8 Z6 ]& X4 w4 j
6 _! c5 p) i! I, o' ^6 V6 ^由于感染風險極大,在隔離手術室的醫(yī)護人員越少越好。
' g/ ?3 F0 Q. Y4 a* m# c3 H1 w0 r
5 k" W$ j4 H' A$ Q李熊剛叫上護士曹慧榮,兩人在眾醫(yī)護人員千叮萬囑中走進隔離手術室。此時,醫(yī)院副院長陳友平、感染科專家艾黎明、特殊時期感染一區(qū)值班主任尹瓊等醫(yī)護人員,也在積極做著其他準備,一起投入戰(zhàn)斗。
# K* _: {: A7 t n
( X4 Y# A* i9 t) g在李熊剛指令下,護士依次將鎮(zhèn)靜藥、鎮(zhèn)痛藥、肌松藥注入病人體內,先用面罩緊閉輔助呼吸,待病人自主呼吸完全停止,李熊剛在可視喉鏡的引導下迅速進行氣管插管,連接有創(chuàng)呼吸機通氣,20秒鐘后血氧飽和度就上升到95%—97%。" o- ]+ |" R, O, ~0 e
8 m1 i0 c- m7 O“成功了!”身穿厚重的隔離服,隔著已漸漸模糊的護目鏡,他們打起勝利的“V”手勢。
. i! {3 \( h9 L: g9 l0 @, _6 ~/ b$ k- i \
醫(yī)院有關負責人介紹,這是該院在疫情防控時期的首例氣管插管有創(chuàng)呼吸治療。其成功實踐,給了全院醫(yī)護人員巨大鼓舞。李熊剛說,盡管患者暫時度過危險期,但后期醫(yī)護人員在護理期間被傳染的風險非常大,有關醫(yī)護人員一定要做好防護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