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第四個中國航天日。昨天,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首次對外發(fā)布中國空間站研制進展視頻,并在北京舉行了中國載人航天慶祝2019年“中國航天日”主題活動。 當前,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邁進“空間站時代”,正在全力進行空間站研制建設。2022年前后,中國空間站“天宮”將正式完成在軌建造任務,成為長期有人照料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,支持開展大規(guī)模、多學科交叉的空間科學實驗。
fde29c6ee94d72ece3a1373cd9c17825.jpeg (220.6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93)
下載附件
2019-4-24 16:20 上傳
90秒盤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27年輝煌成就 △視頻:三步走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時代 建造空間站,解決有較大規(guī)模的、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,是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重要目標。 回顧歷史,從1992年9月開始,中央批準實施我國載人航天工程,并明確了我國載人航天“三步走”的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。載人航天工程作為我國航天領域規(guī)模最大、技術難度最高的國家重大工程,實施至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。 目前,已成功發(fā)射12艘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、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,共將11位航天員14人次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,實現(xiàn)了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、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、從空間出艙到交會對接、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(wěn)定運行、從航天員短期飛行到中期駐留等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。 100秒看懂中國空間站“天宮” △視頻:中國空間站基本情況 中國空間站命名為“天宮”,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,總體方案優(yōu)化,通過交會對接和轉位組裝構成空間站本體。其基本構型包括天和核心艙、問天實驗艙Ⅰ和夢天實驗艙Ⅱ,每個艙段規(guī)模20噸級。 △中國空間站“天宮” 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,由神舟載人飛船提供乘員運輸,由天舟貨運飛船提供補給支持??臻g站設計壽命10年,可根據需要,通過維護維修進一步延長壽命。額定乘員3人,乘組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。 △核心艙“天和” 天和艙用于空間站的統(tǒng)一管理和控制以及航天員生活,有3個對接口和2個停泊口。停泊口用于問天艙、夢天艙與天和艙組裝形成空間站組合體;對接口用于神舟飛船、天舟飛船及其他飛行器訪問空間站。 △密封艙內的空間實驗柜 △艙外暴露實驗平臺 △共軌飛行的巡天光學艙 同時,空間站規(guī)劃了密封艙內的空間實驗柜、艙外暴露實驗平臺以及共軌飛行的巡天光學艙,支持在軌實施空間天文、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、微重力基礎物理、空間材料科學等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應用項目。 中國空間站最新進展:關鍵技術攻關全面完成 △視頻:空間站研制建設進展 目前,空間站研制建設穩(wěn)步推進,主要系統(tǒng)關鍵技術攻關已經完成,各系統(tǒng)正在按計劃開展初樣、正(試)樣研制及試驗。 天和一號試驗核心艙完成了初樣階段綜合測試、真空熱試驗等大型試驗,即將轉入正樣階段。問天艙和夢天艙完成了初樣艙體結構生產,正在開展總裝工作。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完成了初樣階段研制工作,目前正在進行飛行產品生產和YF-77發(fā)動機可靠性增長試驗。 航天員系統(tǒng)開展了長期載人飛行綜合模擬驗證、出艙活動水下驗證等大型地面試驗。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的初選工作已完成,艙外航天服正在進行飛行產品生產。 空間應用系統(tǒng)已基本完成空間站載荷項目方案研制工作,航天醫(yī)學、航天技術等應用領域正在按計劃開展研制工作。 神舟飛船、天舟飛船,以及長征二號F、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正在進行正(試)樣產品組批生產。 著陸場系統(tǒng)開展了總體方案設計和科研項目規(guī)劃編制。 巡天光學艙平臺和多功能光學設施一體化方案設計工作基本完成。 酒泉發(fā)射場、文昌發(fā)射場、測控通信等系統(tǒng)按計劃啟動實施了設施設備改造相關工作。 根據飛行任務規(guī)劃,空間站工程分為關鍵技術驗證,建造和運營3個階段實施,其中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安排了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、天和一號試驗核心艙、神舟飛船、天舟飛船等6次飛行任務;建造階段安排了問天艙、夢天艙、神舟飛船、天舟飛船等6次飛行任務;空間站任務階段的首次飛行——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預計于2020年上半年組織實施。 2019年3月27日,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(一組)第十九次會議暨載人航天工程第五十九次總指揮總師聯(lián)席會議在京召開,會議審議明確了空間站在軌建造規(guī)劃計劃和工程2019-2020年度主要工作,要求工程全線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,勇于擔當、開拓進取,確保2022年前后圓滿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。 開放國際合作 為人類共同的事業(yè)貢獻中國智慧 探索未知世界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永恒動力,載人航天事業(yè)是人類共同的事業(yè)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,先后與俄羅斯、德國、法國、意大利等國家,以及聯(lián)合國外空司、歐空局等航天機構和組織簽署了多項合作協(xié)議,開展了務實技術合作和交流。尤其是2018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(lián)合國外空司聯(lián)合發(fā)布了圍繞中國空間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第一批合作項目機會公告,共征集到來自27個國家的42份項目建議書,目前已完成項目初選,正在編制實施方案。 “星空浩瀚無比,探索永無止境”。未來空間站任務中,中國載人航天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(tài)在設備研制、空間應用、航天員培養(yǎng)、聯(lián)合飛行和航天醫(yī)學等多個方面,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,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(fā)展中國家,分享中國載人航天發(fā)展成果。為推動世界載人航天技術發(fā)展,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向太空延伸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、中國方案、中國力量。
$ Q9 Z/ p4 Y8 o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