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社區(qū)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加入隨論(請注冊中文用戶名)
x
特約記者 余運來 通訊員 劉文玉0 w+ B2 q1 U' p: {+ W3 d- b
近日,來到曾都區(qū)北郊辦事處磙山村二組,溫暖的陽光灑滿春天的田野,和煦的暖風(fēng)催促著一株株幼嫩的艾蒿苗茁壯成長。
. N' a" t) b% K q& x$ y, A$ t “我們流轉(zhuǎn)了100余畝土地,分給村里的貧困戶,大家一起種艾蒿來脫貧!”磙山村黨支部委員汪鵬說。
5 w, h- c! R5 t; D 今年年初,磙山村結(jié)合本村土地多為排水好的沙質(zhì)土壤,而且地勢高,不易積水的特點,與城投公司駐村工作隊一道,確定了發(fā)展艾蒿產(chǎn)業(yè)脫貧的思路。
% i$ I5 U' O# r& J, Q, u: b 說干就干。清明節(jié)前,磙山村將所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集中起來開會,介紹了艾蒿的種植方法后,讓他們自主報名。會場上氣氛熱烈,大半貧困戶報名登記。“其他人選剩下的地,我全部都要了!”十組村民代光坤大手一揮,承包了12畝地。代光坤兩個兒子患病,在家種艾蒿,既能脫貧致富,還能照顧家人?!皣疫@么好的政策,我們一定要把握機(jī)會,積極生產(chǎn),增加收入,早日脫貧?!贝饫ふf。, p/ e' U5 [( A( N
最終,100余畝地分別被38戶貧困戶承包,大家歡歡喜喜地領(lǐng)了免費的肥料和艾蒿根莖回家。貧困戶家里大多勞動力少或弱,耕地怎么辦?村里請來旋耕機(jī),花了3天時間,把百余畝地全部平整耕作完成,陸續(xù)把根莖苗種下。
& P: I+ a) R$ u6 u: f# z 據(jù)悉,艾蒿不僅有藥用價值,還有食用價值,市場上供不應(yīng)求,每年都有很多經(jīng)銷商來村里收艾草。汪鵬給筆者算了一筆賬:“艾蒿苗下半年就能長大,以后每年可以采摘三四茬,平均每畝地能有四千元左右的收益,脫貧準(zhǔn)沒問題!”) w) M+ \2 P) t5 {
$ g* `2 ~6 I" Z& }4 w- P, b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