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[align=center][color=rgb(0, 0, 0)][font=宋體][size=20px][b]小小艾草 脫貧“良藥”[/b][/size][/font][/color][/align]/ S* b" j! u* i5 u! x& q
[color=rgb(153, 153, 153)][font=宋體]——走進曾都區(qū)府河鎮(zhèn)白河灘村“十村聯建”艾草基地[/font][/color]" E0 @: |! L3 [3 t- [! m
/ O4 r: r" \. X r" m: k, e% g% Y% ^, l# A, @
[align=left][color=rgb(0, 0, 0)][font=宋體][align=left][font=宋體][color=#000000] 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張立 通訊員 熊曉枝
! }. ^3 q3 G9 C" e; C4 K 艾草悠悠艾葉香,又是一年豐收時。
2 r) D1 y! _$ y 6月中旬,記者走進曾都區(qū)府河鎮(zhèn)白河灘村“十村聯建”艾草基地,綠茵茵的艾草一眼望不到頭。在收割機“轟隆隆”的作業(yè)聲中,深綠色的艾草桿整齊倒下。
2 q3 [) W8 v9 ~8 U. b 不遠處的另一片地里,十幾位村民正在為即將收割的艾草鋤草。“基地建在家門口,在這里干活,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人,工作生活兩不誤!”村民白友才高興地說。( u6 R/ s+ Q; ?( \
這片艾草基地建于今年初。為進一步提高產業(yè)扶貧質效,區(qū)扶貧辦、府河鎮(zhèn)聯合10個村級產業(yè)扶貧合作社,以及艾葉種植和深加工企業(yè)湖北炎帝神艾藥業(yè)公司,利用白河灘村整理完畢的高標準農田,投入70余萬元,采取“十村聯建”的方式,由10個行政村在白河灘村租賃土地種植艾草,統一管理、集中收割、統一銷售。 k4 @" u4 R4 I; W
府河鎮(zhèn)黨委副書記夏麟介紹,近年來,該鎮(zhèn)發(fā)展艾草效益不錯,但各村分散種植,規(guī)模有限。為實現規(guī)?;⒓s化和機械化種植,提高效率,該鎮(zhèn)探索采取“十村聯建”模式。目前,已在白河灘村建成234畝艾草扶貧產業(yè)基地。- n1 h P: u( ~& t% O, u3 L, T
基地的農田經過整治,連片種植,平坦開闊,采用無人機施肥、打藥,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。夏麟曾仔細算過一筆賬,集中聯建艾草基地,每畝每茬大約可節(jié)省100元管理成本,按全年收割3茬計算,合計可節(jié)約成本7萬元左右。根據目前的生長勢頭,今年艾草至少可以收割3茬,每畝收入約2500元。8 p9 [: ~3 }/ b w2 ~' n
截至目前,該鎮(zhèn)已累計投入資金190余萬元,建設艾草種植基地13個,總面積1035畝,通過流轉貧困戶土地、企業(yè)吸收小額扶貧貸款入股分紅、合作社基地吸收貧困戶務工就業(yè)等方式,可帶動476戶貧困戶增收。下一步,該鎮(zhèn)計劃擴大聯建種植規(guī)模,爭取突破2000畝。 v( M q0 r$ j) @2 N9 W
小小艾草,渾身是寶。全草可入藥,有溫經、去濕、散寒、止血、消炎、平喘、止咳、安胎、抗過敏等作用。近年來,曾都區(qū)因勢利導,將一些拋荒地平整后種植艾草,在萬店鎮(zhèn)夾子溝村、真武山村等山崗地帶,隨處可見成片的青青艾草。
! X* ^ @) o$ \ 曾都區(qū)扶貧辦主任龐金強介紹,目前全區(qū)共種植艾草約1500畝,可直接帶動800戶貧困戶增收,戶均增收2500元左右。[/color][/font][/align][/font][/color][/align]/ e$ _$ q8 v# H6 t4 E
|
|